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酷兒」是什麼東東?

Madam Lin

什麼是「酷兒」(Queer)?酷兒和同性戀有何差別?

女性化傾向的男生或男性化傾向的女生,並不就是同性戀者,他們就像異性戀者一樣,從極端陽剛到非常陰柔,每一種角色都有,我們只是對「娘娘腔」和「T婆」印象較深而已。

同性戀傳統上是指「性異常者」,有「令人厭惡的壞習慣者」,在十九世紀末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才像糖尿病、高血壓似的以「同性戀」之病名出現。早期,約十七世紀左右,通常以希臘神話人物中具有兩性特徵的Hermaphroditos之名,稱呼陰陽人、雌雄同體或男同性戀者為「Hermaphrodite」,之後出現一個帶有歡愉、嬉鬧之意的「gay」代替之;而女同性戀者為了和男同志區分開來,乃採用希臘女詩人Sappho所居住的Lesbos島名,另為自己命名為「Lesbian」,這個命名有「自覺不必認同男性至上之女性」的含意。至於「T婆」或「Tomboy」是指像男孩的女孩、頑皮、粗野的姑娘,有人直譯為湯包,是「Sissy」指娘娘腔男生的對照。

「酷兒」一詞,原本泛指同性戀、雙性戀、脫軌逾越的異性戀,以及「跨越性別者」(transgender)的統稱。所謂的跨越性別者,包括變性者、反串者、反串秀者、異服者、陰陽人…等等。英文的「Queer」譯成中文,可以有「怪胎」、「變態」、「人渣」、「玻璃」、「屁精」、「搞怪」、「鬼怪」、「妖精」、「詭兒」、「同性戀」的意思,原意和譯名中這種帶有敵意、辱罵和歧視的字眼,卻在「不在乎醜化自己」、以「標新立異盡情搞怪」為榮的背景下,以「酷兒」之譯名取代之,意外的呈現某種弔詭的正面意義(《酷兒:理論與政治》,台北,1998,頁32~33)。

現代性別意識多元繽紛,「酷兒理論」(queer theories)可以說是從男同性戀解放運動、女同性戀解放運動、女性主義和後現代論述交錯影響下,所興起的一種新的性理論。「酷兒」意指在性傾向方面不符合主流規範的社群,它包括同性戀、雙性戀和其他無法歸類的「非常態」性傾向立場。猶如Simon Peter Watney(1949~living)所說的:酷兒是性別中立與種族中立的,它表達一種更寬廣與多元化的性差異立場。總之,「酷兒」這個出現在90年代同性戀解放運動的產物,它同時已浸染著後現代理論瑰麗變幻的色彩:強調超越所有性別模式、性文化標準,甚至階級、種族意識。以一句廣告詞來表示:「做自己好自在」,似乎可以點出酷兒文化的精神:不是主流也不是非主流的性別演繹,是超越所有二元對立,遊走、跨越於性別界線的自由人。

<警專「談情說愛話性別」專欄> 2006.06 No.345

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

《神之雫》——品評紅酒的漫畫傑作

Madam Lin

編劇:亞樹直,繪畫:沖本秀,翻譯:涂翠花
書名:《神之雫》(已出版1~10集)
出版社:台北,尖端出版,2006年起。

神之雫

家兄十八歲時領到了「煙牌」和「酒牌」,可以和父親在煙霧繚繞中並肩對飲,我也在上了大學後可以合法飲酒;眾多酒類父親獨鍾情於加溫過的紹興酒,他還在世時我經常陪他喝個半杯,紹興酒成了我的「啟蒙酒」,後來,父親為了讓我開開眼界,還特地帶我到高級舞廳跳舞,回想起來,蠻像歐吉桑帶著援交妹…。喝酒絕不僅僅是黃湯下肚略微燒灼的刺激,當酒精在體內流竄時,它也同時衝開記憶的閘門,追憶似水年華般的影像一一浮現,或傷感或歡暢…五味雜陳,難以言詮。意外發現,亞樹直編劇和沖本秀插畫(據說是一對兄妹)的漫畫作品《神之雫》,不僅把品評紅酒的學問分析得入木三分,更令人驚豔的是,竟然能夠運用卓越的想像力,說出和畫出各種紅酒入喉所喚起的記憶與感動。

《神之雫》敘述紅酒評論家神咲豊多香去世之後,在遺書上載明,唯一的兒子神咲雫若要繼承他將近日幣二十億元的紅酒收藏,必須和他臨死前所認養的養子天才紅酒評論家遠峰一青一較高下,即在一年內,將他所挑選出來的「十二瓶偉大的葡萄酒」,以及超越這十二瓶酒的夢幻葡萄酒「神之雫」,總共十三瓶(猶如耶穌基督帶領著十二位使徒),猜出它們的年份與酒名。為了在這場對決中獲勝,品評紅酒的學問由此展開。從視覺的訓練來看,觀賞紅酒倒入杯中的色澤是種美學的經驗:「透過燭光觀看那個液體,它呈現出帶有亮紫的暗紅色,邊緣則是些許的橙黃色」(第一集,pp. 3~4),「這色澤是深石榴色,邊緣還看不出表現老酒之熟成的橘色」(第一集,p. 78);為了增加嗅覺的靈敏性:「從小為了葡萄酒,老爸就要我記住奇怪的樹實、茶、雜草的味道,最後甚至叫我聞一個小時的皮帶味道,或舔刀子跟鉛筆來記住它們的味道」(第一集,p. 32);而紅酒在味覺的層次更是神奇:「第一道爆發的芳香是黑醋栗類的黑色果實,然後滑進舌頭沖到鼻腔的是數種清爽的微量薄荷…。當葡萄酒注入酒杯接觸到空氣之後,就會增加它的醇度,這時候再含第二口的話,它散發著微微的肉荳蔻跟熟透的無花果、胡椒粒等等的熟成香,讓大地充分受到上天恩惠的力量從永遠的睡眠中甦醒…,猶如米勒的代表作『晚鐘』…,這就是所謂『經典』的味道」(第一集,pp. 79~84);紅酒與食物的搭配猶如婚姻,搭配得巧有琴瑟和鳴之效,可以相輔相成:「白葡萄酒上來以後,就馬上上生蠔,然後,抓準白酒快喝完的時機,把紅葡萄酒和海膽慕斯一起端上來,那款隆河酒剛開始有強烈的酸味,香氣很淡味道濃厚,所以和烏漆抹黑的海膽慕斯是絕配」(第三集,pp. 77~78);在天時、地利的條件下收成的葡萄,還必須加入釀酒師獨特的個性,品酒者更要開啟敏銳的知覺,讓官能的洪水傾洩出豐富的想像:「像層層交纏糾結的管弦樂一般,芳香和風味在舌頭上重疊,然後化成綿長的餘韻,久久不散…」(第六集,p. 146),喝酒不會只是純粹的喝酒,因為「思念就像這款可以陳放二十年的葡萄酒,曾幾何時變成石榴色的回憶,成為我心中最珍貴的寶物」(第六集,p. 81)。

翻閱這部長篇漫畫時,會很慚愧以前喝紅酒時的無知與魯莽,台灣人喝酒的豪情,經常在杯光交錯的「吼搭拉」聲中暴殄天物。喝茶有茶道,喝咖啡也有咖啡經,雖然不必拘泥於繁文縟節、故弄風雅,但喝出點學問也別有一番風情。幾年前英國廣告才子Peter Mayle和妻子移居到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後,出版了一本《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尹萍譯,季節風出版,1998),紀錄他遠離塵囂在鄉村每天悠閒散步、閱讀、喝紅酒搭配美食的快意生活,羨煞許多人,不僅掀起一股普羅旺斯熱,也帶動紅酒的市場,當然Peter Mayle也躍升為暢銷作家,原本要隱遁山林卻意外的又鼓動風潮不得安寧。我不是美食專家或品酒高手,每天在都市叢林中穿梭奔跑,只能藉由閱讀這些散發食物與酒香的書籍,勾起無數沈澱的記憶,以為繁忙的生活仍有足以回味的往事而稍有慰藉。

小時候我和家兄最喜歡泡在漫畫書店,三十多年前,一塊錢可以帶回家四、五本漫畫書,五塊錢則可以在店內無限閱讀;每到放假日,我和家兄會一大早吃得飽飽的,各自將辛苦存下來的五塊錢(當年每天零用錢頂多一塊錢),交給漫畫店老闆,然後各自尋找一個舒適的角落,一本接一本的讀到天黑,幾乎已到廢寢忘食之地步,直到媽媽拿棍子來吆喝回家還手不釋卷,眼睛似乎仍停擱在漫畫方格上難以回神。當年,《好小子》、《天才小釣手》、《怪醫黑捷克》(或《怪醫秦博士》)、《三眼神童》…,真是童年最美麗的記憶。

ps. 遍查字典、網路,好不容易在Yahoo知識網找到「雫」這個字的意義與念法如下,提供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6081115950
),或有讀者更有研究,敬請不吝賜教:
1. 《康熙字典》:在備考中查到此字,其註釋:龍龕,奴寡切。
2. 《中華字海》:naˇ,音拿上聲,義未詳,見龍龕。
3. 雫:しずく,音讀:ダ,是指水滴的意思。「雨の雫」是指雨滴的意思,「涙の雫」是指一滴眼淚,「雫が垂れる」是指水滴往下滴。
4. 中文音現已不用,新注音不能輸入。
綜合以上,「雫」國語注音為「ㄋㄚˇ」,和「哪裡」的哪發同音,最早在《龍龕手鑑》這本字書出現,但是沒有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此處解釋為水滴,似可通。

<警大月刊「開卷有益」專欄> 2007.12 No.125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Life is wonderful

我的寶貝Vivian電腦繪圖畫本初試啼聲之作,獲台北縣96學年度英語繪本國小高年級組佳作,與您分享~Lishan.2007.



愛與榜樣-專訪第四屆全國企業倫理優良教師行管系林教授麗珊

《警大月刊》編輯小組75-1 學生 吳宗祈、謝育儒

在颱風過後的綿綿細雨中,我們有幸能訪問本校榮獲「第四屆全國企業倫理優良教師」的林麗珊老師,林老師在眾多角逐者當中,已經連續兩屆獲得此項殊榮,所以,我們希望藉由這個專訪,讓大家也一起分享林老師的喜悅以及成果。

「全國企業倫理優良教師」選拔,是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和財團法人信義文化基金會兩個單位共同主辦,其「選拔目的」是「擬邀請對企業倫理教育具豐富經驗的學者專家共同參與推廣,藉以建立彼此認識、交流對話的機制,並落實強化當前企業倫理教育」,每年於六、七月間接受申請(參考「管科會」網站http://www.management.org.tw),從申請者當中選拔優良教師(以一校一名為原則今年全國選出18位)提供十萬元的贊助,「每位贊助對象,於一年內在信義文化基金會指定之錄影場所,錄製教學示範帶;並編撰一篇企業倫理實踐個案。前述各項版權均屬信義文化基金會所有,並將置於信義文化基金會網站內,供各界分享」。

林老師說:「獲獎當然十分高興,沒有得獎也會繼續努力,因為如何把我哲學的專業應用到警察實務單位,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剛開始到警大教哲學時,我花了四年的時間研究怎麼教一般沒有受過哲學訓練的人了解哲學,於是寫出一本《人生哲學》(三民書局出版),如今竟意外成為暢銷書(已經八刷),後來又用了將近八年的時間寫了《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五南書局出版已經四刷),以便在陽剛的警察文化中,注入性別平等教育的意涵,與對多元性別議題的注意。如今,我下一個階段的努力,就是希望對『警政倫理學』確立一個發展方向」。

林老師提到她最近正在研讀一本美國哈佛大學於1946年所出版的”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因為就在今年五月間,哈佛大學仍根據這本書的精神,做出三十多年來最大的課程改革:以一套新的「通識教育課程」(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取代現行的「核心必修課程」(Core Program); 新通過的通識課程分成八個領域:一、美學與詮釋性解析,二、文化與信仰,三、實證與數學推理,四、道德推理,五、生命系統之科學,六、物理宇宙學,七、世界社會,八、美國與世界;校方說新課程以「提升學生公民參與的程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切了解一言一行背後的道德意義」為目標。

以此來看警察大學的教育訓練內容,林老師認為實有必要重新確立我們的「核心價值」,並據此安排針對合格警察必須達到的理想要求,以訂定四年的訓練內容。老師說:「輔仁大學的核心價值是『真、善、美、聖』——追求知識的真理、道德的完善、藝術的美好和個人品格的神聖,如果警大的核心價值以校訓『誠』為中心,而發展出『專業』、『服務』、『正義』三個面向為具體目標的話,服務與正義都與倫理、價值密切相關。何謂專業?讓學生出去時能了解警察法規及相關知識,能正確的執法、逮捕、用槍,這些都是專業;何謂服務?對於社團活動的參與,幫老師倒茶水、擦黑板,幫學弟妹辦迎新,打掃校園、粉刷教室…等等都是服務精神的培養;再來是正義感,什麼是善與惡,面臨道德兩難我們如何下決定?這是『警政倫理學』所要探討的主要內容。哈佛大學以『道德推理』作為其必修課程之一,即將擁有行政裁量權的警大學生卻沒有相關道德推理的訓練,這不是相當危險嗎?道德說教不太有效,學習推理、明辨是非、承擔選擇的責任比較重要,然而警大在『警政倫理學』的相關課程上卻明顯不足」。

老師又說:「教育理論學者Allan Bloom在“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一書中提到真正的教育要求學生改變一切的行動、品味及選擇,重新評估與檢視過往的一切,以便生命產生激烈的轉變。哈佛大學不斷反省他們可以給孩子什麼樣的東西,給孩子怎樣的教育,以便讓他們在離開學校後能以身為哈佛人為榮,這都是各大專院校應該重視的問題,警察大學更不能自身事外」。

老師說當她得這個獎時,其實情緒並沒有太大的起伏,因為:「這是我本來就該去負的責任,因為倫理學研究是我的專長,加上自己同時又任教於警察大學這個環境,對於如何推廣警政倫理學的研究,讓它跟同學的生活結合為一,這都是我希望能與警大每一位同學分享的目標」。目前老師平均每年寫出一、二篇關於警政倫理學的論文,裡面的內容都是關於警政倫理學的一些問題跟討論,然後再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來,希望能為「警政倫理學」奠定一個研究的基模,能讓大家有比較確切的研究方向,她預計明年應該可以出版一本警政倫理學的專書。在訪談的最後,老師也希望能公佈這個獎項的意義跟申請方式,讓更多的有志之士能一同來參與。

誠如老師所說:「因為緣分的牽引,雖未直接種因,卻必須共同承擔惡果,所以我們沒有冷漠的自由,唯有堅實的道德基礎才可望實現公義的社會。作為維持社會公義的警察,怎麼可以忽略倫理道德的推理教育呢?老師的熱情深深感動我們,在老師炯炯有神的眼光中,我們只能期許自己將來進入社會的大染缸時,仍能維持一種毫無遺憾、愧疚的純白。事實上,沒有人志願墮落,只是可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抗拒誘惑、降低生命中的迷思?老師說:「教育(education)不僅僅只是知識的教導(teaching)它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人格的培育(educating) 」這應該就是愛與榜樣的意思吧!

〈愛與榜樣-專訪第四屆全國企業倫理優良教師行管系林教授麗珊《警大月刊》(123期2007.10)〉

同性戀能否治療?

Madam Lin

有一則笑話說,一個男子對酒保抱怨道:「我的生活很慘,哥哥、弟弟和我都是同性戀」,酒保問:「你們家難道沒有人喜歡女生嗎?」男子回答:「有,我妹妹!」當我們能以輕鬆、自然的方式面對同性戀者,當我們能用幽默甚至諷刺的手法拍攝同志影片,一如對人生百態的自然抒發時,是否才是同志真正在台灣自在生活的寫真?若果能建立如此的態度:對待同性戀情一如對待異性戀情般,那麼同性戀者的人權,也才能在擺脫性傾向的歧視之下獲得保障。
然而,大家對於同性戀者不外抱持著下列三種心態:

1. 第一型:「厭惡排斥型」,同性戀是可恥的應該討伐杜絕。理由是,會引起社會秩序紊亂、家庭結構瓦解、傳染愛滋病…。
2. 第二型:「愛心矯治型」,同性戀者很可憐應該幫助他們改變。理由是,有「病」但不是有「罪」值得同情,應該用愛心來「拯救」他們。
3. 第三型:「平等尊重型」,同性戀者與平常人無異,應該得到尊重與接納。理由是,除了感情對象特殊外與一般人無兩樣,人有權力選擇自己的愛情和對象。

目前要達到第三型的「平等尊重」,恐怕仍有漫漫常路要走,經由同志不斷的爭取人權和社會風氣的開放,抱持著第二型「愛心矯治」的人最多。同性戀者可以讓他們變成異性戀者嗎?傳統主流論調將同性戀當成疾病看待時,曾提出兩種治療方法,不過,都沒有積極的證據顯示其療效:

1. 精神分析法
依據佛洛依德的理論,以「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夢的解析」(dream analysis)以及「說出」(talking out)等治療法,將內心的衝突克服。精神分析師認為,同性戀是種「焦慮」的表現,直接面對焦慮,找出焦慮的原因,就可以消除同性戀現象;或者放棄愛人,阻止焦慮表現出來,告訴自己「我是同性戀,我想改」,下定決心,這個想法就會植入內心深處,真正接受改變,焦慮不見,自然就會痊癒。

2. 行為治療法
即採用「嫌惡療法」(aversive therapy)放映一些同性戀的裸照或影片給患者觀賞,若患者出現興奮及性衝動的慾望時,即立刻予以電擊或中斷,逼使患者的慾望無法達到滿足,並大聲說出「我不喜歡同性」,繼而放映異性的身體及臉孔,強迫患者接受,直至患者表示對異性的愛戀、幻想為止。結果是,改變性傾向的電療非但沒有成功,反而造成憂鬱症、自尊心喪失、焦慮…等併發症,失去了原來的熱情。

大眾對同性戀最大的疑慮,莫過於將他們視為「愛滋病」的帶原者。一份宣稱為「關心同性戀朋友的刊物」〈走出埃及〉(2005夏季刊6月41期),在封面上有一欄醒目的數據寫著:「代禱守望:疾病管制局自民國73年至94年4月30日止◆台灣地區感染愛滋病毒者20-29歲有3018人佔感染者比率為38.65%◆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7808人◆同性戀感染者人數為2528人佔全部感染者人數32.38%◆雙性戀感染者人數為727人佔全部感染者人數9.31%◆同性戀、雙性戀兩者合計佔41.69%」,這數據刻意避開標示異性戀的感染人數,並且在內文中強調同性戀者受到「愛心矯治」後回歸正途的見證告白。

偏差的行為需要矯治,但若先入為主的就把性傾向也當作是一種偏差行為,那就不可能能夠獲得「平等尊重」了。1981年時,因為美國南加州大學(UCLA)的Gottlieb醫師,在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發表首次在五位年輕男性身上發現的愛滋病毒,而他們剛好都是同性戀者,所以將愛滋病等同於同性戀,造成防治上的嚴重疏忽,事實上,1998年時有項調查數據顯示,全世界因性行為而感染愛滋病者佔80~90%,其中異性戀佔80%,同性戀只佔10%,愛滋病幾乎是由異性戀為主要傳染途徑,錯誤的歸因,顯見認知偏見的嚴重後果。

同性戀「應該」或「能夠」被治癒嗎?不論國內外,成功的案例仍不顯著,反倒是,規勸家人接受這個事實,一起培養他的適應能力,而不要勉強他改變來得容易。同性戀者如果心理不健康,大多是社會壓力和歧視所致,同性戀本身和異性戀一樣,是不會導致人格異常的。事實上,我們對「正常」的定義常意味著「多數、自然」,但如果一個國家裡瘋子很多,瘋子是正常嗎?何況同性之愛同性或愛異性,是依何種判準去界定哪一個才是自然的?

<警專「談情說愛話性別」專欄> 2006.05 No.344

尋見誠園的Blue Fairy-專訪行管系林教授麗珊

《警大月刊》編輯小組 整理

怎樣的滄桑溶入心田?
怎樣的淒茫落入眼簾?
化作幾許嘆息,
生成幾多哀戀。
愛呵!你的輕步而來,漾起了藍色多腦般的同心漣漪;
愛啊!你的悄聲而去,捻碎了珠穆朗瑪般的純潔冰心。
多少詩歌詠讚,多少傳說泣鳴,而今,彷若小木偶般尋尋覓覓-
我們終於尋見了一位Blue Fairy,正是我們誠園中
美麗優雅的哲學教授―林麗珊老師。

邀您一起共進麗珊老師美麗繽紛的饗宴

在與林老師專訪的過程中,我們領略到許多寶貴的知識和豐富人生閱歷,其中對於男女心理及行為模式的研究,教授更是學有專精。在訪談中,老師提到許多時下男女認識交往時應抱持的原則與注意的細節,以及警大人在面對學習的一些現象和應有的態度;為服務更多有緣人,林老師也開設了自己的Blog:http://madamlinblog.blogspot.com/,歡迎大家一探究竟。這一次編輯小組也借用月刊的一角,邀您一同走進老師的彩漾世界吧!

「付出一點時間,留幾滴眼淚,受一點傷,
是想要有刻骨銘心的愛情必須經過的。」


醉人的餐前酒 -「兩性之間」

有人分析說男人的大腦和女人的大腦都充滿了英文字母S,差別在於男人滿腦子「Sex」,女人則是「Shopping」。 林老師以羅玲妃女士翻譯的《為什麼男人不聽,女人不看地圖?》(平安文化,2000)書中的論點來解說:「經由數千年來的演化,男女大腦結構已經產生重大差異。「男生擅長數理推演,女生專精語言記憶,為什麼?因為數千年來,男人扮演的角色是『獵人』,獵人需要什麼條件?……男人演化出專司空間推理(判斷獵物在何方位)的大腦。男人聚在一起時不講話是因為出聲可能會嚇跑獵物。男人一心想狩獵回家,所以不會東逛西晃,反之女人『她們在住處(洞穴中)養育兒女,因此她們有很多機會和他人接觸、聊天;而為了維持一個家族或整個區域的和平,女人也比較懂得如何協調、溝通……。女性會利用空檔採集洞穴附近的水果或野菜等富含纖維質、維他命等菜類……。』所以,女人喜歡逛街採集,其來有自。」

「我們不否認男女之間的差異,但這究係先天演化的事實,還是後天教育強調的結果,尚待進一步求證。根據研究大腦功能的專家指出,左半腦通常主控語文、分析推理和數學能力,右半腦則專司空間性、綜合性和情感知覺歷程,如有類似這樣分工明確的現象,稱為「腦側化」(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研究指出,習慣使用右手的人,腦側化情形比較明顯,而慣用左手的人和大腦受過傷的兒童,左右兩邊會同時發展、支援另一邊大腦的功能,所以腦側化現象就不明顯。這種左半腦、右半腦的功能區分,研究有限,但早已有人很武斷的將左半腦歸類為「男人」的腦,因為男人富於邏輯分析思考和數學能力,而把右半腦說成是屬於「女人」的腦,因為女人比較敏感、直覺、感情豐富。」

總之,父母親的教養方式才是強化性別意識的重要關鍵。所以林老師總結的說:「父母對男孩子的教育是『期望型』的,對女孩子是『保護型』的,這種不同的教養方式,造成兩性在許多方面的差異逐漸擴大,才會有下列普遍的現象:
1. 女性的語言表達較好,男性的數理能力較高。
2. 女性容易依賴妥協,男性喜歡支配競爭。
3. 女性自我意識薄弱,男性自我意識強烈。

感性的男人善解人意深得女人心,理性的女人可以是丈夫的好幫手,和諧的兩性關係應該往中間靠攏,而不是走向兩個極端,何況許多研究都指出,「中性」性格才是目前最能適應社會狀況的特質。所以,陽剛陰柔,或「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的區分,早已不合時宜。」

對於我們這些情竇初開的學子們,老師鼓勵我們趁年輕的時候勇敢的去體會愛情-愛情的美,愛情的傷。她也借亞里斯多德的話:「人生的目的在追求幸福,幸福指的pleasure、honor、contemplation」和我們共勉。愛情雖然有酸有苦,但是我們往往能在經歷一段愛情之後,體驗很多事理和歷程,也和這些經驗一起成熟,或許這就是愛的「致命吸引力」吧!

濃醇的咖啡香-「談戀愛會上癮」嗎?

對於這個問題,林老師巧妙地引用詩人普希金說的話為大家解答:「天上有多少星光,城裡有多少姑娘,但人間只有一個你,天上只有一個月亮」。老師接著分析說:「朝思暮想的就只有一個他(她),這種感覺常是甜美的、叫人目眩神馳的。在一些探討愛情之所以令人陶醉的報告中指出,我們的大腦內有一種名為『苯氨基丙酸』(Phenylethylamine,簡稱PEA)的化學分子,當大腦接受到愛情的訊息時,會在腦中引發興奮、狂喜、幸福、愉悅的化學作用。」

「PEA有如天然的安非他命,它讓人產生一種心神蕩漾的感覺,所以,戀愛的確會使人迷亂、使人『上癮』、使人幾乎失去了理智,這種化學作用的神奇魔力,常是理智所無法完全控制的。所以談戀愛會上癮,這是肯定的。」

「正因為愛情所帶來的神馳意動,能讓人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滿足、幸福,經由愛情所導致的創傷煎熬,也很公平的給予了同等的痛苦傷心。但是有人會認為這種PEA的作用只是一種激情,肉體的感受多於精神的層面,因此隨著接觸的頻繁,時日一久,感官知覺的強度會越來越減弱。常言道『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正是意味著,當彼此在感官上的刺激強度已經逐漸麻痺後,沒有精神上的相愛,兩人是很難再繼續相處的;即使彼此精神上仍能相愛,這個時候,如果愛情中PEA的化學作用真有如安非他命的效力,那麼是否會讓人渴望有另一段戀情的刺激,以便再嘗試那種如癡如醉的感覺?」

「由此推論,移情別戀或外遇的現象是可以理解的,幻想再有一段甜蜜的戀情也是可以原諒的,人常常是想要出軌卻也害怕出軌,尤其過了中年,抱怨穩定婚姻的枯燥乏味,卻又不敢放手一搏來段轟轟烈烈但可能玉石俱焚的新戀情,只好在異性朋友、同事間打情罵俏一番,多少體會一點PEA的作用,以彌補婚姻中守貞的承諾。當然,重視精神層面從一而終的堅貞情愛,並非就不正常,這裡所要強調的只是生理對心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夫妻若能瞭解人性在身心情慾上的弱點,相信更能擁有相知相惜的穩定情感。有段話說的好『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沒有婚姻的愛情令人感傷』,婚姻要維持在談戀愛時的激昂狀態,恐怕只是一種烏托邦。」

老師進一步的說:「愛情是產生於男女之間一種以相互吸引為基礎,而在心、身上逐漸形成強烈『依附性』的狀態。在精神上,我們渴求與對方互相依戀的親密感覺,相愛的雙方,彼此分享內心真實的情感、思想,它會逐漸形成只屬於兩人的隱密領域,所以具有一種『獨佔性』、『排他性』,一旦遭遇第三者的闖入,就如同隱私被偷窺般,有被侵犯、被剝奪的沮喪;在身體方面,由於傳宗接代的生物本能,男女相處自然有接觸異性身體的原始慾望,這是身體藉由親密的接觸而獲得彼此緊緊相連、相互附屬的感覺,它在愛情發生時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有著精神之愛的肉體歡愉,性接觸才顯得神聖;有了肉體歡愉的愛戀之情,更能獲得靈性的滿足。這個時候,彼此的依附性更為增強,雙方都會強烈的感受到對方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失去對方的恐怖焦慮。談過戀愛的人,大概都不會否認,試圖為愛情下定義或找幾個通則來解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說,愛情就是『失控』,就是『致命的吸引力』,明知會受傷害仍步步捱近;也有人認為當你發現『沒有他(她)就活不下去時』,你就已經找到了愛情。要為愛情下個定義實在很難,但當它來臨時,你不會一無所知,而且熱戀過後,你還會期待另一段新戀情的開始,這種『上癮』現象就看個人的修為功夫嘍!」

我們這一群年輕的世代對於情感的處理因缺乏實際的經驗與長輩的指導,往往在處理的心態與方式上顯得不夠成熟。因此,老師的這一番話尤其值得我們深思與借鏡。

豐盛的主菜 -「警大學生,你應該文武全才!」

林老師雖不是系出本校,但是對於本校學生卻有一種特殊的愛與關懷。老師一直認為我們警大學生的整體素質都相當優秀,因此老師基於一種深切的期許,很誠心的在警大月刊發表一篇專文「警大學生,你應該文武全才!」,期勉學生入校後就應該「定義自我的未來,積極尋找自我卓越化的各種可能途徑;而由於將來警察職業的特殊性質。『內外兼修文武全才』的目標,應該理所當然的成為每一個警大學生的理想」。可見她對於同學們用心之殷切。

可是老師近年來卻憂心一個現象:同學們在入學之後不斷蠶食揮霍高中以前良好的基礎,大一猶豫摸索,大二比較氣定神閒,大三學會察言觀色,大四眼前只有特考!有些人可能將個人現象歸責於學校進修時間過於零碎或被壓縮,但這不是一個能讓人接受的理由,老師說:「真正的一根針終究會刺穿包藏它的口袋,冒出頭來」。尤有甚者,部分同學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整天擔心特考的問題了,這在老師看來無疑是最令人惋惜的。大學四年有許多美好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大學必修的四學分「學問、愛情、社團、打工」,要有多元的學習才能建立多面向的視野。

林老師期許大家除了課業以外,還需建立自己的專業技能,培養文、史、哲的涵養,未來是菁英的天下,而所謂的菁英,除了其本身的專業技能之外,更必須具備跨域整合的能力。此外,也要學習溫暖與柔情,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即使一路康莊大道,如果沒有路邊的綠蔭盎然、花草繽紛,那人生也太過貧乏無趣了!「如果沒有哲學,人生將多麼蒼白?」身為未來的執法人員,哲學對於同學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和功用。「學問中的名牌就是哲學!而且十分便宜。」在提升處事的能力以及思考模式的革新上,哲學,無疑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昇華途徑。

如果同學對於哲學有興趣,林老師鄭重推薦入門寶典 ― 《蘇菲的世界》,其內容是藉由主角穿梭在各個趣味故事間,引述哲學家的論述,最後的結局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如果還想更進一步了解哲學內涵,《西洋哲學故事》、《哲學的慰藉》等書籍都是不錯的選擇。

可口的餐後水果 -「每月一書」及「電影與文學」

因為林老師愛護學生、關心警察教育的一個起心動念,開啟了警大月刊文學專欄「每月一書」、「電影與文學」的濫觴。警大月刊自從這兩項專欄刊載後獲得了校內外師生、校友的廣大迴響。我們也好奇詢問老師當初怎會有這樣的一個念頭?她笑著說,因為許多同學在聽完演講之後,都會詢問該閱讀哪些書籍才能充實自我內涵?然坊間書籍何其多?何況「開卷未必皆有益」,經由該領域的專家精挑細選的書單入門無疑是最便捷的途徑。林老師藉由與大家分享好書的這股單純想法,不但開啟了警大月刊「心」的視野,同時也提供讀者們探究知識的窗口。

最後林老師很希望能以一己之小小心力,提供大家一些服務,如果大家於生活、感情或是理哲學方面有所疑惑,歡迎將問題寄到老師的e-mail信箱:lishan@mail.cp.edu.tw 或是留言老師的 Blog:http://madamlinblog.blogspot.com/
〜老師很期待大家的來信,也很願意分享大家生活上的點點滴滴!

〈尋見誠園的Blue Fairy-專訪行管系林教授麗珊《警大月刊》(119期2007.05)〉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文學與電影——發條橘子

Madam Lin

*文學: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著,《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王之光譯,台北,臉譜出版,2003。

*電影:Stanley Kubrick 導演,A Clockwork Orange,Malcolm McDowell主演,英國,1971,137分(獲獎紀錄:1971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改編劇本及剪接三項提名;1971年榮獲紐約影評人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獎)。

發條橘子(書籍)

發條橘子(影片)

《發條橘子》原著作者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1917~1993)是英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和作曲家,而電影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 1928~1999)則是出生於紐約的美國當代電影大師。電影雖大致根據原著拍攝,但最後結局卻迥然不同,依個人之見,電影比原著精彩多了,甚至可以說,是導演精湛的功力賦予原著的不朽。

《發條橘子》敘述一位熱愛貝多芬音樂,卻成天想著強姦婦女、欺凌老弱、暴力犯罪的十五歲少年,壞事做盡後終於鋃鐺入獄判刑十四年,為減輕刑責自願參與一項「思想改造療程」,即綑綁雙手雙腳、夾開雙眼、注射實驗藥物,強迫觀賞暴力血腥的影片直到身體痛苦不堪為止,利用痛苦以制約之前對暴力的熱衷,最後失去攻擊他人的能力,而得到所謂的「治癒」。原著分三部共二十一章,以少年終於改邪歸正來勸慰世人:暴力只是年輕躁動的生命亂象,回歸溫馴才是成熟的人格指標。但大導演卻不願如此媚俗以安撫人心,他讓影片只拍到原著的第二十章,亦即少年又恢復做惡的能力,並深黯為惡之道而能與政客狼狽為奸,影片以惡少和一位少女,在眾人圍觀歡呼下瘋狂做愛、洋溢在邪惡的幸福中結束。如此南轅北轍的結局,當然引發一場影片越是有名,原著作者就越生氣的有趣論爭,導演不認同原著作者對良善的皈依,反而對人性中無法根除的暴力與色情坦承不諱,使得這部電影在除罪抗體稍弱的國家,例如英國、台灣,始終榮登禁演之列。

1971年影片推出時即深受美國人的喜愛,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改編劇本及剪接三項提名,並於當年榮獲紐約影評人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導演的攝影功力在影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以刻意扭曲的鏡頭、突兀的配樂(例如一群暴力少年強暴婦女時配上古典音樂),將暴力與色情推至電影尺度的極限,堪稱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不過,影片並非只是膚淺的血腥打殺,它成功的塑造了善與惡的對立,並對善與惡的定義提出質疑:戰爭中冷漠殘忍是饒勇善戰的英雄本色,承平之時卻成為窮凶極惡的罪魁禍首?邪惡可以是一種本質,評價卻是兩極?少年一聽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暴力慾望就隨之起舞,音樂也是雙刃之劍?可昇華、陶冶性情,也可代表摧毀、破壞與戰爭?

影片發行至今雖已事隔三十多年,但在今天看來仍有一種無以名狀的熟悉感:惡少在電影中鮮明的符號性格,並未隨著兩個多小時的影片結束而消失,它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犯罪手法,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尤其電視媒體傳播業的發達,更讓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成為惡少暴力相向的可憐蟲,唯一不同的只是,惡少的面貌變得更多樣化,且不停地流竄在人們的恐懼與無知之間,而這種無惡不作的風格,在政治人物偽裝精緻的橋段上更顯刺目。導演將民主制度下國家機器的故障失靈、政府組織的顢頇無能、政客貪婪虛偽的矯揉做作…,一一傾注成為影片的暴力背景,政府才是真正的暴力母體,它縱容掌握科技的少數精英將人民當作實驗室的白老鼠,大玩其科學假設的實驗活動,且以法律掩飾其施暴的合理性。

原著最後說道:「青春必須逝去,沒錯的。而青春呢,不過是動物習性的演繹而已。不,與其說是動物習性,不如說是街頭地攤販售的小玩具,是鐵皮製的洋娃娃,內裝彈簧,外邊有發條旋扭,吱吱吱扭緊,洋娃娃就走起來了。弟兄們哪,可它是直線行走的,走著走著就碰碰碰地撞到東西了,這是不由自主的呀」(p. 222),所以書名叫「發條橘子」,「像有發條的橘子一樣古怪」(as 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鮮美的橘子是上了發條才會轉動,它本身並沒有自由意志,猶如人自身對道德的選擇是沒有自由權一般,年輕就是輕狂、莽撞與暴力的代名詞。原著作者倡導一種人生終將走向成熟穩重的線性發展路程,可是讀來卻還是讓人有一種一廂情願似的悲哀:人生真的有「遠離暴力」的美好願景嗎?真的年歲增長就會自然步入正軌嗎?相對的,電影中惡少炯炯有神的邪惡笑容,始終揮之不去,越害怕越想看個究竟,但最後還是不能明白:邪惡為何也潛藏著某種真實與魅力?

<警大月刊「文學與電影」專欄> 2007.07 No.121